ATCC细胞株如HeLa(宫颈癌细胞)或A549(肺癌细胞)已成为探索肿瘤机制的“金标准”。科学家通过对比不同代次的细胞表现,能够追踪突变积累对药物敏感性的影响。例如,用CRISPR技术敲除特定基因后,ATCC提供的原始细胞株可作为基准线,验证编辑效果。

运输方式:ATCC细胞通常以冻存管形式用干冰运输,或在培养瓶中常温运输。对于中国客户,由于运输时间较长,多采用干冰运输的方式。
接收与处理:收到冻存细胞后,应迅速解冻使其立即复苏并除去DMSO,然后将它们放置到培养基中。若无法立即处理,需将细胞存储在液氮中(-130℃以下),避免使用-80℃冰箱,以免细胞存活率下降。
保存条件:细胞在运输和保存过程中应避免高温环境,确保细胞存活率。例如,不要将细胞存放在带有除霜功能的冰箱中,因为这会将瓶子暴露在更高的温度下。
复苏与培养:复苏细胞时需准备合适的培养基、血清和添加剂,建议购买ATCC的培养基以保证细胞复苏率和特性。
这些条件确保了ATCC细胞在运输和保存过程中的稳定性和细胞质量。收到细胞后的处理流程同样需要严格遵循规范,以确保细胞的活性和后续实验的可靠性。
首先,在解冻冻存细胞时,应迅速将冻存管从干冰或液氮中取出,并立即放入37℃水浴中轻轻摇晃,使其在1-2分钟内完全融化。注意避免长时间暴露于高温环境,否则可能导致细胞损伤。解冻后,需立即用预热的培养基稀释细胞悬液,以降低DMSO的毒性,随后离心去除上清液,并用新鲜培养基重悬细胞,转移至培养瓶中培养。
对于常温运输的贴壁细胞,接收后应尽快在无菌条件下检查培养瓶的状态。若培养基出现浑浊或pH异常(如明显变黄),可能提示污染或细胞状态不佳,需谨慎处理。此时,建议更换新鲜培养基,并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和密度,确保其健康生长。
长期保存时,建议将细胞冻存于液氮中(-196℃),而非仅依赖-80℃冰箱。冻存前需使用合适的冻存液(通常含10% DMSO和90%胎牛血清),并采用程序性降温(如每分钟降低1℃)以避免冰晶损伤。冻存管应标记清晰,包括细胞名称、代次、冻存日期等信息,以便后续管理。
此外,定期检测细胞的支原体污染至关重要,尤其是在频繁传代或实验数据异常时。ATCC推荐的检测方法包括PCR或荧光染色,以确保细胞的无污染状态。若发现污染,需立即隔离并处理受影响的细胞,避免交叉污染。
遵循这些细致的操作流程,不仅能维持细胞的高存活率,还能保证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为后续研究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