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期准备(1-2小时)
需提前完成包被板的活化(如使用羧基板需EDC/NHS处理)、标准品梯度稀释及样本预处理。若采用预包被板可节省30分钟,但需注意商品化板子的批次差异可能影响重复性。
2. 关键反应阶段(2.5-4小时)
• **包被与封闭**:抗原包被后37℃孵育1小时或4℃过夜(后者可提升灵敏度),封闭液处理通常需1小时。
• 抗体结合:样本孵育时间与抗体亲和力相关,高亲和力抗体可缩短至30分钟,但低滴度样本建议延长至2小时。
• 酶标二抗:现代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二抗孵育时间已优化至45分钟以内。
3. 信号检测(30分钟)
采用化学发光底物时读数窗口仅5-15分钟,而TMB显色需精确控制终止时间。自动化酶标仪可同时读取96孔数据,但建议分批次检测以防底物衰减。
加速方案
注意事项
• 每步洗涤需彻底(3-5次PBST冲洗)但不超过建议时间,防止非特异性结合。
• 临界值样本建议设置复孔,这会增加20%操作时间但可提高可信度。
• 若需进行中和抗体检测,需额外预孵育步骤(+1小时)。
实际耗时还需考虑人员操作熟练度,经验丰富的技术员可并行处理多块板子提升效率。对于GMP环境下的验证实验,建议预留8小时以完成完整的系统适应性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