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迁移不仅关乎胚胎发育、伤口愈合等正常生理活动,还与癌症转移等病理过程紧密相关。科学家们发现,细胞在迁移时,会伸出一种称为“伪足”的结构,这些伪足像探索未知领域的触角,帮助细胞感知周围环境并找到前行的方向。而细胞内复杂的信号传导网络,则像是指挥官,精准地调控着伪足的形成与收缩,确保细胞能够按照既定的路线前进。
优势
1、能模拟体内细胞迁移过程;
2、保留了细胞外基质和胞间连接;
3、可与活细胞成像结合,实时监测细胞迁移过程;
4、操作简单、成本低,适合大多数实验室开展。

局限性
1、相较其他几种常用检测细胞迁移的实验,细胞划痕实验中细胞长成单层细胞和划痕愈合需要较长时间;
2、细胞划痕实验常用培养皿、6孔板或12孔板培养细胞,这导致细胞和培养基的使用量较大,对于需要使用难以获取的原代细胞或昂贵化学试剂的实验不适用;
3、在细胞划痕实验中无法模拟化学梯度,无法替代Boyden小室法等其他具有趋化性检测能力的实验方法。
实验步骤
(1)细胞培养
将细胞培养成一层紧密相连的单层细胞(汇合度90%-100%),确保细胞之间没有明显空隙。
(2) 制造“划痕”
使用移液枪吸头尖端在已经培养好的细胞单层上沿直线方向轻轻刮划,形成人工“伤口”,随后用培养基或PBS清洗掉脱落的细胞,确保划痕边缘平整。

随着研究的深入,科学家们还发现了一些影响细胞迁移的关键因素。例如,细胞外基质的硬度、粘度等物理性质,以及细胞内的骨架结构、分子马达等,都会对迁移过程产生重要影响。此外,环境因素如氧气浓度、营养物质供应等,也会通过调控细胞代谢来间接影响迁移行为。
如今,科学家们正利用这些新发现,努力开发针对癌症转移等疾病的创新疗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揭示细胞迁移的秘密,为人类的健康事业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