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其健康状态直接影响机体的整体功能。当细胞状态不佳时,可能导致代谢紊乱、免疫力下降,甚至诱发疾病。那么,哪些因素会导致细胞状态不佳呢?
细胞被污染
细胞被污染
-细菌/真菌污染:培养基浑浊、pH快速下降(变黄)、细胞死亡。
-支原体污染:细胞生长缓慢、形态异常,无明显培养基变化。
-病毒或交叉污染:与其他细胞系交叉污染导致表型改变。
培养基问题
-培养基成分失效:血清质量差(如灭活不当、反复冻融)、培养基过期或配制错误。
-pH和渗透压异常:细胞培养过程中代谢产物的积累、CO₂的挥发、培养基未平衡或储存不当都会引起pH和渗透压的异常。
-营养不足或代谢废物积累:换液不勤或细胞过密导致代谢废物(如乳酸、氨)堆积。
传代操作不当
-消化过度或不足:胰酶消化时间过长损伤细胞,或未完全解离形成细胞团。
-传代比例错误:细胞密度过低(无法启动增殖)或过高(接触抑制)。
-离心过度:离心速度或时间过长导致细胞机械损伤。
培养环境异常
-温度波动:培养箱温度不稳定(如开门频繁或校准失效)。
-CO₂浓度异常:CO₂浓度偏离5%(影响培养基pH)。
-湿度不足:培养箱湿度低导致培养基蒸发,渗透压升高。
-细胞老化:原代细胞或传代次数过多的细胞增殖能力下降。
-遗传变异:长期传代导致基因不稳定或突变。
-冻存/复苏损伤:冻存液配方不当、复苏速度慢或反复冻融。
污染控制
-严格无菌操作:超净台紫外灭菌、操作时酒精灯旁工作、定期检测支原体。
-污染后处理:直接丢弃污染细胞,彻底清洁培养箱和实验台,重新复苏备份细胞。
-抗生素使用:仅在紧急情况下短期使用(如双抗),避免掩盖支原体污染。
-更换新鲜培养基:使用优质血清(如Gibco、HyClone),避免反复冻融。
-校准pH和渗透压:使用pH计和渗透压仪检测,CO₂培养箱需预热平衡2小时。
-定期换液:高密度细胞每1-2天换液,避免代谢废物积累。
-控制消化时间:胰酶消化时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变圆即终止(通常30秒-5分钟)。
-调整传代密度:根据细胞类型设定合适比例(如HEK293传代比例1:3-1:6)。
-轻柔操作:离心速度≤1000 rpm,时间≤5分钟,重悬时避免吹打过猛。
-培养箱维护:每日监控温湿度、CO₂浓度,定期校准并清洁水盘。
-减少干扰:培养箱开门时间尽量短,放置位置远离通风口或震源。
细胞质量控制
-定期更换细胞:原代细胞尽早使用,传代细胞不超过推荐代数(如Hela细胞≤50代)。
-规范冻存/复苏:使用含10% DMSO的冻存液,复苏时37℃水浴快速融化。
-细胞鉴定:定期STR分型或支原体检测,避免交叉污染。